服務導航
-
山東經貿信息之窗
-
政策法規
-
新聞動態
-
對外交流合作項目
-
招商項目及產品推廣
-
會員中心
-
關于我們
-
服務機構
新聞動態
德國制造業發展的經驗和做法(一)
來源: 時間:2021-05-12
德國經濟在歐洲一枝獨秀,這個只有35萬平方公里、人口不足8300萬的國家,2016年GDP達到3.36萬億美元,居歐洲首位、世界第四。2017上半年財政盈余達183億歐元,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1%。德國是制造強國,制造業門類齊全,汽車、電子、航天、精密機械、機械裝備、軍工等在世界享有盛譽。德國制造業高度發達,與德國人嚴謹認真的作風、牢固的質量意識、優秀的服務品質、超強的責任心、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可持續發展的意識等密不可分。對德國制造的經驗和做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政府始終強調制造業重要地位,明確工業4.0發展方向
德國在19世紀30年代開始工業革命之際,即確立了工業在國家經濟中的核心地位。100多年來,工業始終是德國振興的中流砥柱。即使是在其他西方國家競相發展金融創新時,德國仍將主要精力放在制造業產品質量與技術水平的提高上。制造業立國的發展戰略,不僅讓德國保持了較高的就業率和科技創新能力的提升,也使得德國具備了抵御金融危機沖擊的堅實產業基礎。金融危機爆發后,世界各國開始重新審視和定位制造業,并圍繞先進制造業展開新一輪的競爭。作為全球制造業實力最為強勁的國家之一,德國在新時代發展壓力下,為進一步增強國際競爭力,提出了“工業4.0”概念。2011年舉行的“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德國提出了“工業4.0”的大體概念。在德國政府此后推出的《高技術戰略2020》中,工業4.0作為十大未來項目之一,聯邦政府投入2億歐元,其目的在于奠定德國在關鍵技術上的國際領先地位,夯實德國作為技術經濟強國的核心競爭力。在2013年4月舉辦的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由產官學專家組成的德國“工業4.0工作組”發表了最終報告—《保障德國制造業的未來:關于實施“工業4.0”戰略的建議》。2015年的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由德國政治、經濟、行業、科學和工會等各界共同參與建設的“工業4.0共同平臺”正式啟動,該平臺是德國推動工業數字化轉型的核心網絡,并通過建立“工業4.0實驗室網絡”和“工業4.0標準化理事會”來負責協調信息和合作對接服務,為企業界和政治界提出具體的行動建議,最終推動德國企業生產的數字化和全面網絡化。
上一篇
下一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涧|
托克逊县|
东丽区|
南充市|
商河县|
长乐市|
民乐县|
新田县|
龙井市|
沽源县|
雷波县|
湄潭县|
昆明市|
太康县|
睢宁县|
赤峰市|
昆山市|
灌阳县|
馆陶县|
兴山县|
绿春县|
且末县|
康保县|
鄂托克旗|
东乡县|
汶川县|
呈贡县|
遂昌县|
临西县|
临夏县|
呈贡县|
承德县|
枣阳市|
西安市|
商水县|
开江县|
英超|
晴隆县|
两当县|
顺昌县|
怀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