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ENGLISH
1 2 3 4 5 6 7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動態 > 正文

服務導航

新聞動態

中國引領全球貿易快速復蘇

來源: 時間:2020-11-30

今年夏天全球貿易量強勁反彈,創下20年來最大增幅,因為在消費品需求激增的同時,空運和海運通道重新開放。這一反彈由中國引領,其在全球出口總額中所占比例增加。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11月25日報道,荷蘭經濟政策分析局25日稱,今年第三季度,跨境商品流動環比增長12.5%,而二季度下降12.2%。在經歷最大跌幅后,這是自2000年有記錄以來的最大增幅。

更及時的指標表明,自三季度結束以來,貿易反彈一直在持續。對世界各地工廠采購經理的調查顯示,10月份出口訂單繼續增加。而德國萊布尼茨經濟研究所和海運經濟與物流研究所編纂的集裝箱運輸量指數同月創歷史新高。

萊布尼茨研究所經濟學主管托爾斯滕·施密特說:“新冠病毒危機引發的第一次衰退似乎已經克服。”

報道稱,貿易復蘇的力度各不相同,中國和亞洲其他發展中國家一馬當先,美國則落在后面。荷蘭經濟政策分析局的數據顯示,中國和亞洲其他發展中國家9月份出口已經超過疫情前水平,但歐元區出口仍下降2.6%,美國出口則下降近9%。

這種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這樣一個事實,即中國作為首個感染病例激增的主要出口國已經解封,而歐洲、美國和世界其他許多國家紛紛陷入疫情,仍在實行封鎖措施。

因此,隨著對醫療防護設備以及有助于世界其他地區人們居家工作的電子設備的需求急劇增長,中國在滿足這些需求方面處于有利地位。瑞士銀行經濟學家估計,到7月份,中國在世界出口中所占份額上升了11%,而美國的份額下降4%,法國的份額下降12%。

據報道,這些經濟學家在給客戶的研究報告中寫道:“總體情況是,疫情對西半球的影響遠遠超過東半球。”

全球貿易量反彈速度似乎將快于從近年來的幾次衰退中反彈的速度。在全球金融危機之后,貿易量花了大約兩年時間才恢復到2008年9月雷曼兄弟公司倒閉時的水平。

這表明世界各國正在經歷雙速反彈:制造業和貿易正迅速恢復到危機前的水平,因為家庭繼續購買進口商品,這通常得到政府現金的支持。但對餐館和電影院等當地服務提供商來說復蘇緩慢,它們仍受制于旨在遏制疫情的防護措施。

世界貿易組織上周表示,其主要貿易指標已經恢復到長期平均水平,這表明貿易復蘇很可能會持續。然而它說,隨著2020年接近尾聲,增長速度很可能會放慢,因為在春季封鎖期間累積的商品需求已基本得到滿足,同時企業幾乎已重建庫存。

上一篇

下一篇

魯公網安備 37010202002673號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丘县| 应用必备| 建平县| 东方市| 天镇县| 繁昌县| 芦山县| 苗栗县| 富裕县| 临安市| 徐汇区| 工布江达县| 青海省| 西畴县| 清河县| 惠水县| 张家口市| 营口市| 赣榆县| 汤原县| 泰兴市| 肇源县| 平谷区| 尼勒克县| 藁城市| 普格县| 上虞市| 衡东县| 江华| 临猗县| 洛阳市| 温州市| 重庆市| 淮安市| 无锡市| 溧阳市| 道真| 建瓯市| 北辰区| 弋阳县| 莎车县|